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汉世祖 > 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

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

塞尔柱人如此提议,倒也不算异想天开,毕竟,这是有先例的。大概半个世纪以前,作为乌古斯叶护国四大部族的塞尔柱部因为土地之争与叶护决裂,被迫东迁到锡尔河中下游地区,作为萨满王朝的雇佣军替其镇守北方。</P>

在安西三国灭萨曼王朝前的二三十年,塞尔柱人除了作为逊尼派msl领袖率领当地ysl化的部族征讨其他异教徒之外,就是和乌古斯叶护国竞争,同时密切关注河中地区的局势。</P>

作为信教者,从本心而言,塞尔柱人对安西三国这些外来的汉人是极度厌恶的,但迫于其势大,过去并不敢太过炸刺,只是在锡尔河流域默默繁衍发展,甚至很少南下劫掠。</P>

此番,也就是联军声势闹得够大,统帅还是马哈茂德这个声名远播的ysl脊梁,安西三国又换了新王,塞尔柱部方才尝试一击,当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塞尔柱人壮大的实力才是根本。然后马哈茂德惨败的消息北传了,塞尔柱人立刻就尴尬了......</P>

塞尔柱人自认诚意还是足够的,想继续猥琐发育,然而,安西这个汉人王朝可不是当初的萨曼王朝,对于北方这些游牧民族,刘文泽本能地感到排斥与忌惮,何况他们还信教,这就是根本大敌了。</P>

至于其请求,甚至让刘文泽认为他们得了失心疯,当初先王刘旻忙着安治国内,一时没顾得上北边,但刘文泽可有心向北挺进。</P>

毕竟,不管是乌古斯叶护国还是塞尔柱抑或是其他北方部族,他们距离河中地区都太近了,卧榻之侧,岂容鼾睡?同时,河流所及之处,都是能让汉文明生根发芽的地方。</P>

当然了,刘文泽的涵养还是不错的,哪怕心中鄙夷,面上仍旧带着征服者与胜利者的宽容,语气平和地给塞尔柱人提出了两个要求。</P>

第一,让塞尔柱人毁信灭教,去ysl化;第二,要塞尔柱部接受汉化改造,对部属推行进行营所制,接受安西宣慰、御史、税吏的入驻监察。</P>

而这两条,几乎都抓在塞尔柱人的命门上。前者,乃是信仰问题,这也是汉文明与ysl之间根本性的冲突,于塞尔柱部来说,他们ysl化已久,同时也是他们在过去发展壮大成为北方ysl化部族领袖的主要原因,灭教改信可涉及根本问题。</P>

至于后者,则是自主权的问题,当初塞尔柱部为什么与叶护纷争,后期又参与到叶护国的“抗税”斗争中去,如果今日能够接受安西这样的条件,当初就不会有叛逃叶护的行为。</P>

可想而知,当刘文泽提出这两个条件时,塞尔柱使者脸色有多难看,又有多尴尬,甚至有种敢怒而不敢言的意味。安西王态度如此,塞尔柱人的这次“示好”注定无果,在后续的中秋典礼上,塞尔柱使者始终沉默,被人浇了一头酒也没发作......</P>

而这场不成功的外交活动,也掀开了塞尔柱人对抗安西国序幕,使者将刘文泽的答复如数禀报后,塞尔柱部贝伊大怒,认为这是安西对他们诚意的蔑视与践踏,果断“反汉”,不久后就起兵南下劫掠,侵扰安西北部的城镇。</P>

当然,此时的塞尔柱人,虽有一定实力与威望,但连衰落的乌古斯叶护都应付不及,又如何是安西军的对手。信仰与意志对战斗力有加成,但大部分时候,绝对的实力差距也不是能简单抹除的。</P>

面对塞尔柱人的侵袭,刘文泽大怒,即遣郭琚为征北大将军,率领四万骑兵北击塞尔柱人。郭琚还是很能打的,安西军又全部是骑军,因此塞尔柱人擅长的游击战法威力大大减少,而论装备、训练与指挥,更不是一个量级。</P>

于是,就在建隆六年冬,损失惨重、不堪为敌的塞尔柱人,被迫离开生存半个多世纪的锡尔河流域,向北迁徙。而安西国,则趁机将实际掌控领土向扩张了数百里,将锡尔河流域以及咸海囊括治下。</P>

这也导致安西与乌古斯叶护国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毕竟接壤面大大增加,当时的乌古斯叶护国,其主要活动区域在咸海以北、里海东北部的草原上。</P>

塞尔柱人北走,并不是他们与安西恩怨的结束,相反,这是一个开始。塞尔柱人一路北迁,一直跑到高加索地区方才止步,在伏尔加河流域休养生息。</P>

一个部族在向上发展的时期总是具备坚强的意志与充分的韧性,塞尔柱人证明了这一点,在陌生且形势复杂的高加索地区待了数年,在融合了一部分可萨人余部与东斯拉夫人后,又踏上了南迁之路,再度一头扎入中西亚的文明大战场,给安西王朝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P>

后事不提,但建隆六年河中城大成殿上的中秋大典,算是安西王刘文泽最高光的时刻,他在中亚享受了一种“万邦来朝”的盛况。</P>

有呼罗珊的波斯贵族向刘文泽提议,刘文泽该效当地传统,加冕“众王之王”的尊号,这一提议,得到了不少人的拥护,尤其是当地贵族们,从心底,他们希望能用这种办法,慢慢地将刘文泽“皈依”过来。</P>

然而,对所谓“众王之王”的称号,刘文泽显得很蔑视。不过,从这场中秋庆典之后,“天王”的称号正式开始在安西体制内流传,并向世界的中西方远扬。</P>

在北廷王刘文共的眼中,这场中秋庆典,实则就是刘文泽的一场“加冕仪式”,他看到了中亚各族的臣服,看到了安西的强盛,看到了刘文泽的得意与骄傲,而这一切都让他五味杂陈。</P>

在中亚三国的刘姓王室中,刘文共是其长,出身最好,资历最深,然而,他所统治的北廷国,却由于先天条件的缘故成为了吊车尾,这种现实的落差,让他很受伤,尤其在面对如今的安西王刘文泽的时候。</P>

作为赵王刘昉的长子,作为与刘旻、刘晔二皇叔一同征战中西亚的北廷开国之王,刘文共心里怎能没有骄傲?</P>

因此,即便刘文泽接受了刘文共的歉意与谢礼,刘文共的心情也一点都轻松不起来。</P>

返回北廷的时候,一路经过安西统治下七河流域的城池与土地,一向豪迈的刘文共难得地挂相了,他的心里几乎在怒吼:世祖不公!</P>

而见刘文共心情抑郁,与他如鱼得水的张寒主动劝慰了。张寒认为,安西已极盛,如刘文共能保持清醒,谨守基业,消除国内矛盾与积弊,那么还能继续保持下去,否则,盛极而衰,必不可免。北廷国的希望,在未来。</P>

对此,刘文共却头一次发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P>

相比于心情沉重的刘文共,康王刘文潜就要轻松得多了,毕竟,已经占了实惠,折点面子算什么,得到和州的补足后,这些年一直处于半起飞的状态。</P>

不过,等回到北廷国后,刘文共就收拾心情,继续投入他的“筑基”大业,除了一贯与大汉的紧密联系与人口政策外,他也下定决心,继续向北扩张。</P>

土地倒是其次,深入北境,征服那些游牧部落,获取他们的人口与牲畜才是主要目的。此前,刘文共还想着保留一丝汉人的“纯粹”,但这种理想在国家发展壮大的现实需求下,不得不靠后。</P>

刘文共将国内全部的骑兵部队集结起来,交给睿侯刘继琨,由其率领北征。从建隆六年开始,刘文共用了六年时间,拓地两千里,征服了北部众多游牧部族,将之纳入北廷国统治之下,极大地充实了北廷国力。北廷的据点也在鄂毕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延展开来......</P>

又三年,北廷的开国之主刘文共薨,享年六十。他是北廷国的建立者,他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在荒凉偏僻之地,为后人打下了一片坚实的基业。</P>

即便在刘文共死之时,北廷国力依旧大大落后于安西国,但他半生的努力,才是之后北廷国彻底崛起的基础......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6934/27353163_2.html

本站地址:zerifeisheng.com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

最新小说: 兰芳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