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的高韶华也收到了阴京蕊的短信:
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不能改变容貌,可以展示笑容。不能控制他人,可以掌握自己。不能预知明天,可以利用今天。不能一样样胜利,可以事事尽力。
可以把身心培养得像月光一样慈悲柔和,宽大自己的心胸,燃起智慧之光,每个人与我相处,都像沐浴在清凉的月光之中,这是爱的真谛,人格的升华。
生命是短暂的,更是神圣的。觉察是一种顿悟,就像漫漫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他照到哪里,你就能在那个地方找到更多的东西。
不论你是谁?都应当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人的一面是天使,另一面是魔鬼,有时候被魔鬼拉走了,变得邪恶。有时候返回天使就又变得单纯善良。
生活和生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活是为了灵魂而生存,只是为了躯体。本来是无常的东西,我们一生留恋,所以烦恼就产生了。
所有的痛苦和烦恼都是因为观念不正确,错误的认识会在我们内心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会影响我们的内分泌,影响我们的新陈代谢,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长时间泡在这些毒素里,就会疾病缠身,而这一切都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
观察身心的真相,远离错误的认识,断出盲目的执着,只要通过反思,觉察和超越,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自我。
她给阴京蕊回了短信:高深的话搞不懂,我只知道爱着一个人的圣洁,坚持必是人格的伟大,也许这个世上没有前车之鉴。
高万生给阴京蕊发了一个短信:核心技术,发泡药的医药配比。
阴京蕊回复:坚持看完,毫无保留。
高万生继续阅读《阴氏中医经络引流疗法》
五,中医引流疗法的配套技能:
一,化脓炙,二,针灸学,三,藏象学说,四,阴阳学说。
一,化脓炙:
化脓灸,国之瑰宝。
三代扁鹊传人窦材,可谓是圣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继承并开创了炙法施治传奇,为后人辨证施治开创了一条明路,宽路。
先人张仲景,王叔和,朱肱,孙思邈等都是为祖国中医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人,但窦材则指其“治小病尚可,治大病不效。”
历史发展与传承有其客观性,我们都应注重这一事实。科学论证的是真理,窦材之言虽失唯物主义辩证法,但也有其独到见地。
《伤寒》、《金匮》,虽成其书,可为后人初学国医者借鉴。但对一些“老中医“而言,不如不读。感冒对现代的治疗方法而言,一片APC就能解决,而《伤寒》等书中却用超长篇幅加以论证。一证加减用药,比如一棵大树上每一片树叶都不放过阐述一样,太过繁杂。单一症状寻经定位病位,凡未入内者(病邪)扶阳治之,无需加减用药,一炙而成,病邪消去。病入脏腑,症状多显,多经辨证,万化归一,无外元阳虚损(不损能得病吗)。十人得病,十之有十为虚阳症,扶养固本为治疗大法。
热毒(邪)致病最好鉴别,为阳明热盛各种症状,清之,解之,凉之,平之。不懂引流之法,光用寒凉之药解之即可,懂得引流之法,更是无需辩证,疮成病消。
总之,不加减为化脓炙之神奇。
窦材之炙理论,熟知可造福世人。
最浅显的道理,一片解热去疼片多少钱?一副解表的中药多少钱?且还要去煎服,苦不堪言不说,现代人有那么多时间吗?
所以,中医解表治疗法已渐去渐远。
窦材把中医治病简单化,明了化,被誉为火神派扶阳名家。他提倡为医者要保扶阳气为主,这也是火神派的中心理论。具体治疗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这也是火神派治病的指导纲领,清晰而实用。
时至今日,观其要领也不失沉疴,灼艾第一,他提倡艾灸,痛不可言。丹药第二,受国人传统思想禁锢,丹药不被人所能接受,因中间断代失传,无人传承,百姓见丹失色,不信丹能治病。附子第三,附子乃扶阳名药,并没有向张仲景之随症加减,只此一味,但对于疲于奔命还各种贷款的人来说,除非病得难以行走了,要不难以认同医师之指导。
医者,责任任重而道远。
化脓灸开始用艾叶,因为艾叶有扶阳作用,也有助阳作用,能刺激扶阳的常用穴位,比如关元,足三里,大椎,中脘,命门。此五穴是五大要穴,是化脓炙最中心的穴位,也是经络引流疗法最重要的穴位。阴氏经络引流疗法的治病穴位是人体十二经络最基本、最明显的十二穴加任督二脉上的大穴,再加上各种俞穴,不超过26个,对于初学者与研究者清晰明了,并不繁杂。这些穴位是经络引流疗法的中心穴位,都是要穴。因为经络是相通的,辨证施治过后,准确定位相应穴位就可以进行经络引流疗法的操作。
化脓灸治病基理:
化脓灸治病基理与经络引流疗法治病机理相同,炙与引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灸是扶阳,可以成疮。引流是人工直接做疮,无痛引出病邪或消解病邪。
扶阳助正,回阳固脱,温经散寒,行气通络,化脓灸法,开门逐盜是化脓灸的治病基理。
疮成疫苗效应:能产生机体免疫,调动全身力量抵抗或杀死外来病邪,如人民军队保家卫国。
二,针灸学:
无论是经络引流,还是化脓灸,还是划点疗法,还是脓毒搬家疗法,都离不开经络学说的支撑,针灸学是建立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国之精萃。
人体有12条经脉<略>,中医经络引流疗法不提倡使用经外奇穴,因为这些奇穴位置的独特,只是在治疗哮喘时用定喘穴,此穴在横平第七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治疗膝关节疾病时,用内外膝眼,此二穴,一个在膑韧带内侧凹陷处,一个在膑带外侧凹陷处。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70030/26712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