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盛唐太师 > 第六十六章想借势的武元华

第六十六章想借势的武元华

第六十六章想借势的武元华

武元庆的喉咙给杨天保捏得死死的,想认错都不能,脸色憋得紫红,仿佛差一口气就会死掉。

杨天保却不管不顾,他一手捏着武元庆的喉咙,一用去拔出他那柄镔铁横刀,他拿着横刀在武元庆的脑袋晃了晃。

可别说,四尺余长的镔铁横刀,割舌头还真不方便。

杨天保转身朝着老鸨潘氏道:“给我找一柄短刀过来!”

武元爽大惊失色。

正所谓自己的屁股干净不干净,只有自己最清楚,当他从王敬直的口中得知杨天保的真正身份,知道他出身弘农杨氏,而且还是观国公杨恭仁的儿子时,他就知道事情大条了。

武元庆和武元爽兄弟的生母相里氏死后,李渊给武士彟赐婚杨氏(杨蓉老程杜撰),这个杨蓉就是杨达的女儿,杨达则是杨雄的弟弟,杨恭仁的叔父。

而杨蓉则是杨天保的堂姑,算起来,杨蓉之女,武元顺以及次女武元华(既武则天)都是杨天保的表妹,而且是没有出五服的表妹。

甚至比杨广之女,李世民的杨妃更近一些。

只不过,他们这个亲戚,却成了恶亲。

在杨蓉刚刚过门的时候,武元庆和武元爽难以接受杨蓉代替其母在家里的位置,就想想逼武士彟休掉杨蓉。

他们两个兄弟一合计,就想出一个损招。他们花钱雇佣了一个华州人叫郭炳兮,这个郭炳兮非常落魄,却生得一副好皮囊。用当时的审美观点来看,实足的美男子,比他们那个年过四旬的老爹帅多了。

武元庆和武元爽花钱给郭炳兮置扮好一身亮眼的行头,华贵的衣衫,华丽的马车,还有十数名小厮和仆从,直接把郭炳兮打扮成一个高富帅,趁着踏青节的时候,故意让杨氏与郭炳兮相识。

只是他们兄弟太小看杨蓉了,杨蓉嫁给武士彟的时候,已经过了四十岁,哪怕放在后世也是实足的老姑娘,在唐朝更是罕见。当然,主要是杨达非常宠爱杨蓉这个女儿,给她自主择婿的权力。

杨蓉也是心高气傲的女人,长得丑的她看不上,长得帅的又没有家世,家世好的青年才俊也看不上她,就这样,互相看不对眼,就像后世的剩女一样,杨蓉慢慢的错过了成婚论嫁的年纪,直到李渊强行赐婚武士彟。

没有了皇族的身份,没有了父亲和伯父的庇佑,杨蓉只能认命。可是郭炳兮这个西贝货,假的就是假的,在杨蓉面前三言两语就露了底。

而且杨蓉虽然年过四十,却仿佛与她未来的女儿武则天一样,驻颜有术,堪称天山童姥,郭炳兮见了杨蓉之后,反而把武元庆和武元爽兄弟给卖了一干二净。

双方就这样结了梁子,要知道杨蓉可是生长在弘农杨氏,她自出生下来,对于宫斗,宅斗见得太多了,武元庆和武元爽两兄弟,都是小屁孩子,自然在杨蓉手底下讨不到好处,双方一度势成水火。

后来杨蓉生下了长女武元顺,以及次女武元华(既武则天),武元庆和武元爽对付不了杨蓉,自然把仇恨对准了两个异母妹妹。

他们对付武元顺和武元华的手段可精彩多了。武元顺害怕吃芥末,他们就给武元顺喂芥末,差点把武元顺辣死。像武元华非常害怕软体动物,他们就专门找什么蚯蚓、豆虫、蜈蚣,甚至小蛇,想吓武无华。

在府里故意设计各种机关,比如老鼠夹子、跳板、或吊绳,反正武元顺和武元华姐妹被他们折腾得痛苦不堪。

更甚至到了武元顺八九岁的时候,还想着用拐子想把她拐走卖掉。只是他们小看了时年刚刚五岁的武元华,武元华假意中计,在路过一个煮羊肉大锅前,她却拿脏兮兮、带着鼻涕的手帕,直接扔进人家的羊肉锅里。羊肉店老板自然不干了,她这一手帕下去,一锅羊肉全毁了,拐子没钱赔,只能丢下两姐妹落荒而逃。

武元爽望着杨天保,他早已看出杨天保是借题发挥,折腾武元华和武元顺姐妹最狠的就是武元庆,难道杨天保是借机报复?

只是武元爽真是想多了,杨天保借题发挥没错,并不是因为杨蓉和武元顺、武元华姐妹的委屈,而是因为单道真。

既然在这个时代,犯法可以用钱来赎买,杨天保不介意用一百贯让武元庆变成人棍,对于杨天保来说,别说一百贯,就算是一千贯,也比不上单道真的一根手指头。

就在这时,一名仆妇拿着一柄一尺余长的剔骨刀,这是后院厨房里专门剔骨刀的刀子,杨天保接过剔骨刀,松开武元庆的喉咙,转而抓起武元庆的冠发,让他仰起头。

好不容易松开喉咙,武元庆急忙跪下大喊道:“我道歉,我道歉,割我的舌头……”

就在这时,杨天保突然感觉脚下一热,低头一看,武元庆居然吓得尿了。

武元庆看着杨天保手中的剔骨刀,害怕极了,他一边大哭,一边磕头认错。

杨天保厌恶的退了一步,用沾着尿液的脚,在武元庆的身上蹭了蹭。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8375/2116528.html

本站地址:zerifeisheng.com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

最新小说: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兰芳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