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下午的三点钟时,墓地便在原地被做好了,它占地不到2平米,形似一个高六、七十公分的水泥砂石的馒头,墓的正面砌砖、镶碑、扇了水泥砂浆、似个向上拱的半月形,里面便埋着潘耀辉、何小红、潘志鸿和杨梦婷的四个“金埕”。
在凡事都被搞妥和清理整洁了地面环境以后,大家才捡起工具小心谨慎的下山了。
在回到了潘家村里以后,潘碧滢便在征求潘康和我奶奶的意见,之后,她便付了当地的随行就市的每个灰工200元的工钱,另外又各付了每人内有600元的红包,而黄大仙则被单独付了一个内有3000元的大红包,再加上在施工过程每人又领过了一个内有100元的小红包,所以,这些灰工以及黄大仙便心情愉悦、心满意足地离去了,潘碧滢在盛情地请他们留下来以在晚上一起喝酒吃饭,但他们却都不吃了。
此后,我们众人便在潘桂花家里喝茶闲聊、休息,而潘桂花、潘康以及其他两三个被潘桂花请来帮手的大婶则在烹煮晚餐,因为,按商定当晚要请潘家村的留守老人们一起来相聚吃饭。
当天的天气是晴天,潘康便在自家门口的巷道中摆了四张八仙桌和凳,至五点多钟时,三三两两的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便应邀陆陆续续地鱼贯而来了。
我奶奶便笑容满面的在迎接这些熟悉的老人们入座,她又一一的把这些老人介绍给紧跟在其后的、也在热情笑迎的潘碧滢及其家人。
按我奶奶的介绍,潘碧滢便欢颜喜笑的上前在“叔婆”“叔姆”“伯婆”“伯姆”“阿婶”“阿嫂”“伯公”“叔公”“阿伯”“阿叔”“阿哥”的一一称呼这些长者,并一一的奉上了内有200元的敬老红包。
在一瞬之间,潘家村的在留守的2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就全部都来齐了。
这些老人在接过红包后都受宠若惊了,众人便表现出了异常的开心和关心的神态来,他们和她们都没想到那个曾经认识的、薄情寡义的潘志鸿竟会有个待人如此大方和亲热的女儿,大家便热情地在围拢着潘碧滢、拉着她的手在嘘寒问暖,更在询问潘志鸿和她在上海的数十年来的生活情况。
麦穗一边在让座一边在敬茶,麦兰和宋波也走上前来为长者们端茶,我奶奶便在向大家介绍潘碧滢的各个家人,而潘碧滢则在向长者们介绍自己及她父亲此前在上海的生活情况,我奶奶也在帮口,当然,她姑侄俩此时讲的话则都是好话、都是在帮潘志鸿和杨梦婷掩饰从前的不是。
此时的气氛那是异常的亲切、热烈和热闹,可谓是乐也融融。
在经过了一番的交谈后,众人便重新了解了潘志鸿在上海的从前的生活了,于是,便有人在感叹、有人在惋惜、有人在嘘唏、也有人在叹息,大家便对潘志鸿从前的对待父母和对待家乡人的所作所为表示了谅解和理解了。
开席了,八仙桌上摆满了大鱼大肉,面对着这些美味佳肴,众人便欢畅开餐,席中也没有喝酒,潘碧滢和麦穗便以饮料代酒在频频的敬这些老者,吃喝的场面那是好不欢喜、好不热闹、好不融洽。
其实,按当地的风俗来说,这一餐就相当于是出殡丧礼的“吃硬饭”了,然而,它却只有长者参加,而且,大家吃得那是无比的欢畅开心,场面却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所以说,它应是一餐变相了的“吃硬饭”,它已是变成了联络感情、重温乡情的聚餐了。
大家在边吃边聊边叙,8月份的天黑得迟,在一个小时之后便接近傍晚了,而众人也都吃饱喝足了,于是,大家在感谢和盛赞了一番潘碧滢后便欢颜喜笑地带着惬意的神情离去了。
应该说,通过这次的回乡安葬父母以及宴请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潘碧滢便在为父母重新赢得了声望、赢得了谅解,她便在为父母重新树立了形象,同时,那潘碧滢也为自己赢得了浓浓的乡情和亲情。
之后,潘碧滢又各拿了内有200元的红包给被潘桂花请来帮手的那两、三个大婶,大婶们便也是欢天喜地了,跟着,在潘桂花、潘康和这些大婶的欢送下,我们便告辞回罗家寨了,而他们则在收拾碗筷。
在三天之后的上午,我们又带着三牲发粄、香纸炷和鞭炮到墓地来祭拜了,这便是当地人的“还坟”,也可以叫做是“圆坟”,我们在经过潘家村时,潘桂花和潘康获知了信息,她母子俩便也跟着一起上山来了。
之后的燃香、祭拜、说辞、叩头便不用说了,那潘碧滢一家人便在不断地拍照以留取纪念,她在教导自己的家人说:将来在澳洲看着这些照片时,就要想起自己的根、就要想起故乡潘家村、就要想起自己的祖辈还埋在这座山……
礼毕之后,我们又来到了潘桂花的家里,那潘碧滢便在询问潘康:给他的那一万块钱够不够用?
潘康说:“够够够,不够的话我肯定要问你拿,这还剩两千多元呢,我正准备还给你。”
说完后,潘康便把早就清算数好的那两千多元递交给潘碧滢,潘碧滢在推辞说就留给桂花姐花吧。
潘桂花和潘康便在说“桥是桥、路是路”,母子俩坚决要潘碧滢收回那两千多元。
这样,潘碧滢在收回那两千多元后却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了一万元来,她情真意切地在说道:“桂花姐呀,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一定要收下,第一,感谢你和潘康协助我安葬了我爸我妈、搞好了我爸我妈和我爷爷我奶奶的这么漂亮的坟墓,让我将来在澳洲时才有个念想;第二,我在咱潘家村也没有亲人,我就把你当作是我最亲最亲的潘家的亲人了,将来,我如果能从澳洲回来扫墓,那我也一定还会麻烦你,要你们来协助。”
潘桂花便在说道:“应该的、应该的,我就把你当作是亲妹妹一样对待了,以后多联系,能回来扫墓就要回来……这钱嘛,我不收。”
潘碧滢又在说道:“桂花姐呀,你都把我当作是亲妹妹了,这是妹妹对姐姐的一点心意,所以,只有你收了,我才心安呀。”
我奶奶也在说道:“桂花呀,收吧,盛情难却,你就收下吧。”
这样,潘桂花才收下了潘碧滢的那一万块钱,然后,她便在千恩万谢潘碧滢。
其实呀,在我家里的时候,我奶奶便把潘桂花的家庭情况,以及把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在接济潘桂花的情况告诉了潘碧滢,潘碧滢有感于潘桂花母子这么热情和热心地帮助她安葬父母,因此,她便准备了一万元来资助潘桂花的生活。
在完成了“圆坟”和资助潘桂花等的事情后,我们便返回了罗家寨了。
就这样,那潘碧滢带领一家人回乡安葬父母的事情就圆满地完成了。
此后的几天,我们便带着潘碧滢一家人在故乡的龙头镇四处游玩,让他们熟悉了故乡的每一个角落。
在潘碧滢回乡后的第十天,那时间便已是8月底了,罗伟强便应约开来了一部商务车,他便把潘碧滢一家人和罗琳接到了深圳去了,而我也开着车回广州了,因为罗琳要去大学报到,而我也要开学了。
潘碧滢一家人在深圳游玩了3天,不用说,她们也是受到了罗伟强、程小莉、罗伟忠和张慧两家人的热情接待,之后,罗伟强又开车把潘碧滢一家人送到了广州罗伟斌家,毋庸置疑,潘碧滢一家人也是受到了罗伟斌和叶菲菲的热情招待,跟着,潘碧滢一家人又在广州游玩了2天,在此期间,我、罗伟斌和叶菲菲便陪她们去拜见了潘志光和陈慧芳。
不用讲,那潘志光和陈慧芳则又是向潘碧滢一家人讲述起了那潘志鸿的许多往事了。
潘碧滢一家人的深圳和广州之行,便让她重续了表姐弟之情,也让她在拜见长辈潘志光和陈慧芳时更加了解了父亲的孩童时期及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之后,她一家人便收获满满地从广州返回了上海。
在回到上海后的不久,潘碧滢一家人便去了澳洲生活了,此后,大家便只能用电话联系了。
潘志鸿的去世及其被送回来故乡安葬,从表面上来看,我奶奶是显得了有些淡漠或者说是有些淡定,然而,老人始终是无法忘记那些从前的生活旧事,特别是那条丝质的鸳鸯手帕总在勾起她对故人和往事的深深怀念,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继续增大,便致我奶奶时常会产生断电般的发呆现象,后来,又受到了数个同辈人的相继离世的打击,这便让我奶奶也走到了人生的极限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岁月无情葬青萍》。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25803/1317803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