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诚的功名路止步于秀才,对云台里李氏宗族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不仅仅是钱财上的损失和对未来期望的落空。
更主要的是,就在李叔诚扼腕归来的那一次恩科后不久,朝廷的一纸征兵令到了云台里。
……
大端自乱世开国。
祖帝携明贤皇后南征北战,广纳能人异士,在诸路英雄豪杰中杀出一片清明,最终立国大端。
祖帝精兵法,知人善用也能征善战,又有明贤皇后为其钻研,精攻各类兵器的改良,在立国之后,大端顺利的收复了一些被其他势力占据的国土。
然而,在前朝时隶属本国的湃水北岸,却在连年的内乱动荡期间,被北方祁人所占据。
那时候国疆风雨飘摇,各方势力内斗不休,各自为政,全然没有抵抗外来入侵者的能力。
若不是有雄浑奔腾的湃水河阻挡,北祁恐怕还会直取南平腹地,也就没有后来的大端什么事了。
祖帝先前有多庆幸湃水河的庇佑,登基后就有多头疼湃水的难以逾越。
他在位期间,曾多次出兵北地,希望收复湃水北岸,将国都迁回前朝故都,延续国祚传承。
然而都被湃水所阻。
北祁人打不过来,大端也打不过去。
史官曾录祖帝晚年言行,其中就有:“帝踟蹰,徘徊良久,席地慨叹:皇后骂得对,朕就是有强迫症。”的记录。
旁边的注书则是“虽不解其意,然帝虑北地疆土久甚,恐有生之年不得复,故有此叹。”
祖帝的叹息被史官记录下来,传承给后来的历任大端官家。
于是祖帝一个人的执念,成了后来所有大端皇帝的执念,似乎只有收复了湃水北地,才算是孝子贤孙,能仁圣君。
二十年前,恰逢今上登临大宝。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当官的尚且意气风发,何况君临天下的帝王乎?
于是当今官家龙椅都未坐热,大手一挥:“发兵北上,复我北疆,以慰圣祖先贤。”
按理说,云台里这样的鱼米乡,距离北地战场又是十万八千里,征兵令是征不到此地来的。但有时候朝廷下达的指令,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朝堂上各方势力角逐牵扯的无形硝烟。
而那纸送到云台里的征兵令,就是当时的寒门仕族和名门贵族间博弈的结果。
文书不止是送到云台里,整个宏州府都在征兵范围内,平摊到云台里的征兵名额是十九人,只是和寻常的征兵不同,这次写明了要求是征丁十九人,不以资财代之。
也就是说哪怕云台里的百姓有余钱,想用钱通融都不行,朝廷就是点明了要云台里出十九个人去上战场。
自大端建国百余年来,云台里从未被征过兵役,大伙慌了神,一些分家早的人家还好,大端律法明确规定了:“户中丁壮仅一人者,不役不征。”
就是说一户人家,如果男子只有一人,则这家不用服劳役,也不用被征兵。
……
老李家无疑是幸运的,就在这纸诏令下达前一个月,李叔诚拖着断腿,带着顾氏回到云台里。老李家因着于氏的闹腾,仓促间让李仲诺和李叔诚在同一日成了亲。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1393/709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