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郑衍来见郑经时,德王爷又一次进宫了。
之所以进宫,有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去给太后送那幅已装裱好的字。
第二件,则是德王妃提议的,让他去宫里找找太子爷,谈一谈办报的事。
对于跟郑经联手办报,德王妃自然是不会反对的,并且对郑经所提的条件也极为满意,唯有一点,那就是天下事的信息来源问题。
毕竟德王爷是一个不插手朝中之事的闲散王爷,而现在若是想从朝中获取消息的话,德王爷自己出面并不合适,最后能再拉上一人来分担风险。
这种事,找太后不合适,找当今圣上跟不合适,最为合适的,还是太子爷陈仲平,有了这叔侄二人来联手,那再大的风险也能抗。
至于圣上那边,等报纸办出了一定的成效和影响力,再告知他也不迟。
不得不说,在虑事周密方面,德王妃确实不输给大多数男子,连德王爷自己都深表认同。
就这样,他又一次先来到孙太后宫中。
与上一次挨训相比,这一次,孙太后对他的态度可是好多了,一见面,就捧着那幅已装裱好的字爱不释手地说:“啧啧啧,这郑浪之的字和诗,果然了得!”
其实郑经所写给太后的这首《江南春》,德王爷早就把它给抄写了一遍,早早地送到了太后手里,而现在太后拿到这副笔舞龙蛇的字之后,还是忍不住又赞叹了一遍。
趁着太后开心,德王爷立马说道:“娘亲你还有所不知,这郑浪之的字和诗好是好,但想得到却是极为不易,上次是仲平一起跟我去的,他一看了也想要,你知道结果咋样吗?”
接下来,他把陈仲平被讹的事,当成笑谈给孙太后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
这可是让孙太后听了之后,笑了个花枝招展。
“哈哈哈,仲平那孩子,非得冒出什么王公子,这下倒好,被讹了吧!”
她先幸灾乐祸了一通。
很显然,在她眼里,两万两银子也仅仅只是笑谈,因为这样一对比,就更显得郑浪之对她的恭敬了。
但她紧接着又说道:“其实说起来,仲平也不亏,你还不知道,今天早朝,仲平已把那新型印刷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献给了他的父皇伯宗,伯宗一高兴,大赏了他不说,还把整个秘书省的事务都划给了他去管,这下他也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一记猛料就这么被孙太后给爆了出来。
毕竟是太后,朝中所发生的事,第一时间就有太监报来她这里,好让她开心或解闷。
她也确实开心,不管是当今圣上,还是太子仲平,都是她自家人,现在仲平得好处了,她自然得说出来跟小儿子分享一下。
这也是她今天难得地没有训陈伯容的原因之一。
德王爷一听,却也是暗暗窃喜。
整个秘书省都划给太子爷去管了!
这是不是一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要知道,接下来他就得找陈仲平协商办报之事,而秘书省,管的就是朝中奏报、文书起草、国史历法、经书典籍等事务,也就是说,办报所需的天下事,也已被划到了陈仲平名下。
这是不是就是道家所说的承负?
他又忍不住想道。
早在德王妃回会宁之时,就跟他说过,诸糅真人曾郑重其事地建议,德王府应该跟郑浪之建立起承负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德王爷也不把郑经当成外人,几乎是有求必应。
现如今,这种承负关系似乎就被小小地应验了一把。
陈仲平虽然冒充王公子被郑浪之讹,但却到手了新型印刷术,而新型印刷术又让陈仲平得到了圣上的赏赐,圣上的赏赐,又反过来能帮到他和郑浪之办报……
这不是承负又是什么?
换一个说法,按佛家的说法来,就叫因果。
实在是太灵验了一点!
德王爷忍不住感慨道。
“那正好,我见见仲平去,得恭喜他一番。”
他趁机向孙太后告退。
之所以有些按捺不住,一是怕在太后身边呆久了,又得挨她的训斥,二是他还有正事去找太子爷。
孙太后却说道:“去吧,见过他之后,再回来一趟,给那郑浪之把我的赏赐给带回去。”
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今天的孙太后不知有多开心。
同样开心的还有太子爷陈仲平。
甚至于比孙太后还开心。
要知道,后世极为有名的三省六部制,是萌芽于汉代,最终在唐朝成型,而在这个时期,也已经有了雏形。
按照职能划分,最为重要的自然是尚书省,下含吏部、殿中、祠部、五兵、都官、度官等六部,是整个朝廷的核心。
再接下来就是中书省,主要管奏章、诏书、重要文书等。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3239/1011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