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愿受秦桧唆使夜探赵鼎府院打探消息被傅天鹏当场揭穿后,赵鼎气愤过后细细思量此事,觉得这倒是给了他一个为朝廷举贤纳士提供了一次好机会。
第二日早朝赵鼎进宫面圣,简要向高宗皇帝叙述了沿江水师备战情况,然后呈递上韩世忠请求朝廷征发粮草的奏折。高宗看过奏折后,对满朝文武说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转运是否及时,关乎战局的成败,因此这是件责任重大的事情。不知哪位爱卿可以临危受命,做好督办筹措事宜。”
高宗向朝堂四下扫视一番后,金銮宝殿内雅雀无声。目睹此情此景,高宗不禁叹息道:“事关社稷安危,你们食君之禄,难道都不想为朕分忧吗?”
此时,一人应声答道:“臣愿往”。高宗循着声音往下一看,回答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参知政事秦桧。高宗龙颜大悦,连连称赞秦桧公忠体国。
当高宗御笔亲下,要对秦桧委以重任的时候,宰相赵鼎立刻站出来反对。赵鼎说道:“启奏圣上,秦大人未曾历经军旅,如果轻易委其以监粮官的重任,恐怕会令众人不服。”
秦桧见赵鼎出言阻挠,立刻五体投地拜伏在殿内。他叩头如捣蒜,痛哭流涕地对高宗说道:“臣侥幸自北始归,心中无时不思谋匡君辅国。以往坊间对臣多有微词,更有人将臣定为金国奸细。臣凛凛忠心可昭日月,此番出师劳军正是洗刷冤屈的机会。望圣上恩准臣的请求。”
高宗见秦桧涕泪交流,把头都给磕破了。他便扭过头来,双目含笑看着赵鼎。赵鼎见圣上为秦桧求情,他亦不好拂逆圣意。便建议派遣得力干将跟随秦桧一路负责押运。
高宗采纳了赵鼎的建议,然而目前能征善战的良将还要负责京师防卫。押送粮草的先锋官,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选。秦桧见此良机,一对鼠目眼睛转了几转后,便向圣上表奏举荐御史王次翁的长子王伯庠。
要说秦桧诡诈奸猾确实是名不虚传,他为什么不推荐自己的儿子秦熺呢?这样做既给自己在满朝文武心中,树立了一个公正无私的形象,还让御史王次翁感念他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让高宗心中释怀,我可不是拉帮结伙的人。
听完秦桧的讲述后,高宗点了点头。他接着便向秦桧询问了王伯庠的一些情况。秦桧红口白牙,当着高宗和满朝文武大夸王伯庠的种种好处。什么文武双全,什么少年英才啦,赞赏的话毫不吝惜地往他身上用。
王次翁见秦桧举荐自己的儿子,他的脸上流露出难以察觉的奸笑。杨愿此时则将昨晚对赵相的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他面带谄媚,伸出大拇指,跟着秦桧一起摇唇鼓舌。
秦桧一站出来力挺王伯庠,朝堂内的谄谀之徒纷纷积应起来。高宗笑着说道:“众位爱卿都交口称赞王伯庠,那么朕就御笔朱批委任王伯庠为先锋官,随秦爱卿出师押送粮草。”
赵鼎眉头紧锁,他看着与自己一同站在金銮殿内的阿谀奉迎之徒们,心中的怒火像积聚的火山一样爆发了出来。他厉声呵斥道:“住口,你们这些谗臣,简直是误江山毁社稷。”
面对赵鼎的怒骂,适才鼎沸的殿内,仿佛大海退潮似的归于了平静。上至高宗、下到群臣,皆是瞪大了眼睛看着赵鼎。秦桧站在赵鼎的背后,他伏身屈背、眼冒绿光,像吃了赵鼎似的狠狠盯着他看。
赵鼎丝毫没有留心身边发生的情况,只是双眼直视殿上,然后浑厚的声音告诉高宗,王伯庠行止有亏,不能委以大任。此言一出,御史王次翁立时龟缩到一个角落里莫不作声了。先前还极力夸好王伯庠的一些大臣,也一个个地退到了后面。
此刻,唯有秦桧依然笔着脸,带着戏谑的语调询问赵鼎,王伯庠哪里得罪了宰相大人?
面对秦桧言语间质疑自己的修养德行,赵鼎气不打一处来。他立即对秦桧刚才的话予以回击,并告诉高宗和群臣,前些日子王伯庠在城门设卡,向往来百姓索取入城费用。他变着法的盘剥百姓不算,还出言调戏一个民女。
赵鼎述说王伯庠的丑行时,端坐在龙椅上的高宗,脸色越来越难看。待赵鼎讲完这些事情后,秦桧站了出来。他直承这件事,告诉赵鼎,收取入城费用的主意一切都是他授意的。
秦桧主动承揽了罪责,这让赵鼎始料未及。因为私增捐税,会容易激起民变。这样的大罪秦桧敢揽祸上身,说明他是在为别人开脱。而这个人不言自明,就是当朝高宗皇帝。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46152/14582437.html